当前位置:肿瘤瞭望>资讯>快讯>正文

文献速递|JCO杂志重磅公布:阿法替尼一线治疗 EGFR 非经典突变肺癌可显著延长患者PFS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25/5/12 13:44:53  浏览量:382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二代EGFR-TKI是治疗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患者的首选药物,基于的是LUX-2/3/6研究的汇总分析,但缺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支持。近期,JCO杂志公布了阿法替尼与含铂双药化疗一线治疗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的临床研究数据。

前言:二代EGFR-TKI是治疗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患者的首选药物,基于的是LUX-2/3/6研究的汇总分析,但缺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支持。近期,JCO杂志公布了阿法替尼与含铂双药化疗一线治疗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的临床研究数据1
 
研究封面
 
研究背景
 
EGFR驱动基因突变具有多样性,最常见的两种为19del或21L858R突变,约占EGFR突变谱的85%,并被认为是常规突变,剩余的10~15%被认为是非经典突变。非经典突变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并可被进一步细分为几个亚组:第一个亚组为最常见的突变,包括G719X、L861Q和S768I,称为主要非经典突变,二代或三代EGFR-TKI类药物治疗这部分患者有效;第二个亚组包括T790M突变及20外显子插入突变,T790M突变对于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有效,而20插入突变对绝大多数EGFR-TKI类药物耐药;第三种突变为复合突变,即EGFR酪氨酸激酶域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突变。
 
阿法替尼是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的药物,作为一款二代EGFR-TKI类药物,其展示了对多种突变的抗肿瘤活性。阿法替尼治疗非经典突变的疗效数据主要来自于LUX-Lung 2/3/6研究的荟萃分析,ORR为71.1%,中位PFS为10.7个月。但该适应症的批准仅基于38例患者,没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支持。奥希替尼是一款三代EGFR-TKI类药物,在两项单臂、前瞻性临床研究及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中,奥希替尼治疗EGFR非经典突变患者的ORR为50%~60%,中位PFS为8.2-9.5个月。这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拟评估对于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阿法替尼或标准含铂双药治疗在这部分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。
 
研究方法
 
这是一项多中心、开放标签、研究者发起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。研究纳入年龄大于等于20周岁、分期为IIIb/IIIc/IVa或IV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患者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,PS评分0-1分,既往未接受过治疗。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2:1的比例随机分为阿法替尼组或含铂双药治疗组。阿法替尼由研究者决定给予40mg或30mg,研究基于EGFR突变类型(单突变或复合突变)、分期(III期、IV期、复发)、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及阿法替尼的起始剂量(30mg或40mg)进行分层。含铂双药治疗的剂量为培美曲塞500 mg/m2,联合卡博AUC=6或顺铂75 mg/m2,每三周一次,4周期后接受培美曲塞维持治疗。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PFS,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RR、DCR、TTF、OS、DOR及安全性等。
 
研究结果
 
从2019年3月至2023年2月,共计109例患者纳入研究,阿法替尼组和化疗组分别入组73例和36例患者,化疗组有1例患者在开始治疗前撤销知情同意。两组之间基线特点均衡可比,阿法替尼组和化疗组分别有25%和19%的患者为复发患者,基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比例均为31%,复合突变占比分别为33%和31%,接受阿法替尼40mg剂量的患者占比分别为49%和47%。
 
疗效
 
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.5个月,阿法替尼组和含铂双药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.6个月和5.7个月,HR=0.42,P=0.001,不同亚组的患者均可以从这一治疗中获益。40mg和30mg起始剂量组的患者,HR值分别为0.128和0.704。
 
两组的疗效数据
 
OS数据尚不成熟,共观察到29例OS事件,疾病进展后,22例化疗组患者交叉接受EGFR-TKI类药物治疗。ORR分别为61.4%和47.1%,P=0.2069,中位DOR分别为10.6个月和5.6个月,1年响应持续率分别为43.4%和22.0%;2年响应持续率分别为28.5%和7.3%,DCR分别为82.9%和82.4%,18G719X、21L861Q和20S768I突变的患者,接受阿法替尼治疗后的ORR分别为66.7%、46.2%和0%。对于复合突变的患者而言,常见/非常见复合突变患者、罕见/罕见突变复合的患者,ORR分别为100%和64.7%,其他非常见突变的患者,ORR为60%,中位PFS分别为9.5个月、21.0个月和8.0个月。
 
瀑布图
 
安全性
 
全因任何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%和94%,其中,3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%和37%。阿法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82%,皮疹56%,口腔黏膜炎55%;而化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43%和恶心34%。因为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终止的患者占比分别为16%和5.7%,阿法替尼组因不良反应导致剂量降低的患者比例为53%,最终接受阿法替尼40mg、30mg、20mg以及20mg,隔日一次治疗的患者比例,分别为23%、41%、27%和8%。
 
安全性数据

研究结论
 
对于携带EGFR敏感非经典突变的患者,阿法替尼应当被考虑为一线标准治疗选择。
 
EGFR通路是肺癌中最常见,也是研究最为透彻的一条驱动基因突变通路,由于该通路在亚裔人群中相对更为常见,因此,在该通路的药物研发中,中国学者做了大量的贡献。目前,该通路已经有接近200种不同的突变亚型被发现,其中19del和21L858R点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。除20插入突变和T790M突变以外,其他发生于18-21号外显子酪氨酸激酶域的突变被认为是非经典突变。
 
一项基于亚太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(IGNITE研究)显示2,在亚太人群中,EGFR插入突变,仅18G719X突变、仅21L861Q突变和其他复合突变占比分别为2.2%、1.2%、1.3%和6.2%,整体而言,EGFR非经典突变约占EGFR突变谱的10.9%。LUX-Lung 2/3/6研究纳入600例患者进行评估,其中12%的患者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。既往一项纳入1.6万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的研究发现,EGFR非经典突变占整个EGFR突变谱的8.4%3,这与高加索人群中的一项大样本临床研究中10%的比例类似4。因此,EGFR这一驱动基因突变比例在亚裔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中虽然存在差异,但其具体突变谱可能并不存在东西方人种的差异。需要注意的是,EGFR突变的检出率与采用的方法有关,基于PCR的检测方法,如国内应用相对较为常见的ARMS法仅能发现套餐内的固定突变,而二代测序(NGS)技术可以发现更多非经典突变,因此,以NGS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可以发现更多非经典突变。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普及,未来将会有更多非经典突变被发现和报道。
 
由于一代EGFR-TKI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,因此一代靶向治疗药物在非经典突变患者中的疗效有零星有报道。在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中,接受一代药物治疗的18G719X和21L861Q突变的患者,ORR分别为42.9%和46.7%,DCR分别为78.6%和80.0%,中位PFS分别为5.98个月和8.90个月,接受EGFR-TKI治疗和不接受EGFR-TKI治疗的患者,两组中位OS分别为18.96个月和和12.22个月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;而在另外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中,携带18G719X突变且接受一代EGFR-TK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,ORR为50%,中位PFS为11.6个月6。
 
接受与不接受一代EGFR-TKI治疗的患者的OS数据
 
从间接比较数据看,一代EGFR-TKI治疗非经典突变的疗效差于治疗经典突变的疗效,这在一项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中确认。携带经典突变和非经典突变患者,接受一代EGFR-TKI治疗的患者,ORR分别为74.1%和47.5%,中位PFS分别为8.5个月和5.0个月,中位OS分别为19.6个月和15.0个月7。
 
经典突变、非经典突变、插入突变及野生型患者的PFS
 
二代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选择,而其依据的临床研究数据为LUX-Lung 2/3/6的荟萃分析。该研究共纳入75例患者,并根据突变类型分为三组:第1组为点突变组,第2组为以T790M突变为基础的单个或复合突变组,第3组为携带原发性20外显子插入突变。数据分析发现,第2组和第3组的ORR分别为14.3%和8.7%,中位PFS分别为2.9个月和2.7个月,中位OS分别为14.9个月和9.2个月;而第1组患者则展示了较好的疗效,ORR、DCR、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71.1%、84.2%、10.7个月和19.4个月8。
 
阿法替尼治疗非经典突变的疗效
 
另外一项大样本、真实世界的研究得到类似数。在几项回顾性临床研究中,二代药物治疗非经典突变的整体疗效优于一代靶向治疗药物,这也奠定了二代靶向治疗药物在这部分患者中的治疗地位。目前,三代靶向治疗药物有两项前瞻性、单臂、II期临床研究数据公布。第一项研究是1509研究,这项研究于2017年在ASCO年会率先公布9。研究共纳入36例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的患者,其中18G719X、21L861Q和20S768I突变的患者占比分别为53%、25%和22%,ORR分别为50%、8.2%和11.2个月;而在另外一项纳入40例患者的单臂临床研究,三代靶向治疗药物治疗这部分患者的疗ORR、DCR、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55%、90%、8.7个月和未达到。
 
三代药物治疗非经典突变的瀑布图
 
整体而言,目前对于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的患者,二代与三代靶向药物都是可以考虑的治疗选择,从现有的数据看,二代靶向治疗药物疗效略优,但是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问题;三代靶向药物的安全性更好,但疗效不及二代靶向治疗药物。且非经典突变涉及非常多的亚型,需要根据IC50值等,进行综合判断。
 
参考文献:
 
1、Miura S et al.J Clin Oncol.2025:JCO2402007.
 
2、Han B Lung Cancer.2017 Nov;113:37-44
 
3、Han B et al.Cancer.2018 Jun 1;124(11):2399-2406
 
4、BeauFaller M et al.Ann Oncol.2014 Jan;25(1):126-31
 
5、Xu J,Jin B,Chu T,et.al.lung cancer 2016,87-92
 
6、Tu HY,Ke EE,Yang JJ,et al.Lung Cancer.2017 Dec;114:96-102
 
7、Wu JY et al.Clin Cancer Res.2011 Jun 1;17(11):3812-21.
 
8、Yang JC et al.Lancet Oncol.2015 Jul;16(7):830-8.
 
9、Cho JH et al.J Clin Oncol.2020 Feb 10;38(5):488-495.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肺癌

分享到: 更多